不少市民在拔除一側智齒後,常會猶豫是否需要處理對側。專業牙科機構維港口腔指出,基於智齒生長的對稱性及臨床經驗,大多數情況下建議拔除另一側以預防後續風險。
智齒(第三大臼齒)通常具有對稱生長的特性。當一側智齒因阻生、反覆發炎或影響鄰牙而被拔除時,另一側智齒往往也存在類似問題。臨床觀察發現,約80%的人兩側智齒的萌出位置和發育程度相似,若一側出現阻生,另一側未來出現問題的概率較高。
1. 反覆感染:未拔除的智齒可能因空間不足形成盲袋,食物殘渣堆積引發冠周炎,出現牙齦腫痛、張口困難甚至發熱。
2. 鄰牙損傷:智齒傾斜生長可能擠壓鄰牙,導致鄰牙牙根吸收、鬆動,甚至需要連帶拔除。
3. 咬合紊亂:對側智齒可能因缺乏對頜牙而過度生長,破壞咬合平衡,引發顳下頜關節疼痛。
4. 囊性病變:長期阻生可能誘發含牙囊腫,嚴重時可導致頜骨吸收或病理性骨折。
1. 生長狀況:通過X光片評估另一側智齒的萌出角度、與神經的關係及骨質情況。若存在阻生或與鄰牙緊密接觸,建議拔除。
2. 年齡與健康:18-24歲是拔除智齒的理想階段,此時牙根發育未完全,手術創傷小、恢復快。年長者需評估全身狀況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等需穩定後再處理。
3. 預防性需求:有正畸計劃或擔心未來出現問題者,可考慮預防性拔除,避免後續複雜治療。
大多數情況下,建議拔除對側智齒以預防潛在風險。但最終決定需結合口腔檢查、X光片及全身健康狀況,由專業醫師制定個性化方案。通過維港口腔官方網站或電話:+852 69326599;+86 13266962280提前預約,免費拍片檢查,拖延不治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,及時處理才是明智選擇。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