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臭是一個常見但令人困擾的問題,其成因複雜,可能涉及口腔衛生、身體疾病甚至心理因素。維港口腔將從不同面向解析口臭的主要原因,並提供實用建議。
口腔是細菌滋生的溫床,若清潔不足,食物殘渣、牙菌斑與舌苔會成為細菌的溫床。研究指出,口源性口臭占所有案例的80-90%,主要來自牙周病、齲齒與舌苔過厚。例如,牙周病患者口腔中的揮發性硫化物(如硫化氫)濃度會顯著升高,導致惡臭。此外,舌頭表面的溝裂容易堆積細菌,特別是舌根部,若未定期刮除,會釋放強烈異味。
中國超過50%人口感染此菌,它不僅破壞胃黏膜,還會分解尿素產生氨氣,經由食道從口腔排出,形成「腐魚味」口臭。研究顯示,口臭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明顯高於常人。
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會呼出「爛蘋果味」,因體內酮體升高;尿毒症患者則因腎功能衰竭,體內尿素無法排出,經唾液分解產生氨味。
鼻竇炎、肺膿腫等疾病會產生膿性分泌物,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因胃酸逆流引發口臭。
蔥、蒜、韭菜等含硫化合物的食物,以及高蛋白飲食(如肉類)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異味。酒精與咖啡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,削弱口腔自清能力。
抽菸會殘留煙味,並損害口腔黏膜;長期熬夜或壓力過大可能影響消化功能,間接引發口臭。
部分人因焦慮或強迫症過度擔心口臭,即使客觀檢測無異常,仍自覺有異味,稱為「假性口臭」。
長期使用抗生素、降血壓藥(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)或免疫藥物(如信迪利單抗)可能導致口乾或口腔菌群失衡,引發口臭。
每天刷牙2次、使用牙線,定期洗牙,並用舌刷清潔舌苔。氯己定漱口水可短期抑制細菌,但長期使用需謹慎。
多喝綠茶、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,攝取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(如蘋果、芹菜),避免重口味食物。
若懷疑幽門螺桿菌感染,應進行呼氣試驗;糖尿病、肝病等患者需控制基礎疾病。心理性口臭可透過認知行為療法改善。
口臭問題不僅影響自信,更可能是健康警訊。若口腔清潔後仍有異味,建議盡快尋求專業協助。通過維港口腔官方網站或電話:+852 69326599;+86 13266962280,提前預約,可獲得免費 CT 檢查和醫生專業建議。針對口臭成因,專業醫師會結合口腔衛生制定個性化方案。立即預約諮詢,讓清新口氣成為您的社交亮點!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