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深圳維港口腔做牙科檢查時,常聽到醫生說「11號牙有蛀洞」或「36號牙需要補牙」,這些數字其實是牙齒的「身份證」。透過標準化的編號系統,醫生能快速定位問題牙齒,提高治療效率。
人類口腔共有32顆恆牙,分布在上下左右四個區域。若只用「左邊上面最後一顆牙」描述,容易產生混淆。編號系統就像地圖座標,讓醫生能精確溝通病情,例如「右上第一磨牙」可直接對應編號16。
採用兩位數編碼:第一位代表區域(1=右上,2=左上,3=左下,4=右下),第二位表示牙齒位置(1=中切牙,2=側切牙,依此類推至8=智齒)。例如:
- 右上中切牙(門牙):11
- 左下第二磨牙:37
- 右下智齒:48
以1-32直接編號,從右上智齒(1)開始,順時針繞行至右下智齒(32)。例如:
- 左上中切牙:9
- 左下智齒:17
- 右下第一磨牙:30
當患者說「後面大牙痛」,醫生透過編號能立即鎖定範圍。例如:
- 若編號36疼痛,對應左下第一磨牙,需檢查是否有深層蛀牙。
- 矯正醫生可透過編號追蹤牙齒移動軌跡,確保治療精準。
乳牙採用5-8開頭的兩位數(如右上乳中切牙51),或用羅馬數字(Ⅰ-Ⅴ)表示。此外,部分地區使用「┘1」等符號標記象限,稱為Palmer符號法。
下次看牙時,不妨留意醫生的記錄,這些看似複雜的數字,其實是守護口腔健康的重要工具!學會牙齒編號,也能更清楚理解自己的治療計畫哦!如果你有其他牙齒問題想了解,歡迎通過維港口腔官方網站或電話:+852 69326599;+86 13266962280聯繫我們哦~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