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齦炎是刷牙出血的首要原因。當牙菌斑長期堆積在牙齒表面,會刺激牙齦組織,導致毛細血管擴張、脆弱,輕微摩擦就會引發出血。患者常見牙齦紅腫、口臭,嚴重者牙齦可能出現糜爛或肉芽增生。定期洗牙(每半年至一年一次)可徹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石,配合正確刷牙習慣,多數牙齦炎可逆轉。
橫向刷牙、用力過猛或使用硬毛牙刷,都會直接損傷牙齦組織。正確方法應採用「巴氏刷牙法」:將牙刷與牙齦呈45度角,輕輕豎向移動,每次刷牙至少3分鐘,並搭配牙線清潔牙縫。若刷牙後經常出血,建議更換軟毛牙刷,並調整刷牙力度。
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牙齦膠原蛋白合成障礙,出現牙齦出血、鬆動等症狀,嚴重者可能發展為壞血病。日常飲食中應多攝入新鮮蔬果,如橙子、奇異果、青椒等,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。此外,維生素K缺乏也可能影響凝血功能,需注意均衡飲食。
若刷牙出血伴隨皮膚瘀斑、鼻出血、發熱或乏力,可能與血液疾病(如白血病、血小板減少)或肝病有關。這些疾病會影響凝血功能,導致出血不易止住。此時應儘快就醫,進行血液檢查和全身評估。孕婦因激素變化也可能出現牙齦敏感出血,需特別注意口腔衛生。
1.每日口腔護理:早晚刷牙、使用牙線,配合含氟漱口水抑菌。
2.定期口腔檢查:每年洗牙一次,及時處理牙結石和齲齒。
3.調整飲食結構:增加蔬果攝入,避免過度攝取甜食和刺激性食物。
4.及早就醫排查:若出血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其他症狀,務必就醫確診,排除嚴重疾病可能。
刷牙出血絕非小事,及時對症處理才能守護口腔健康。記住:預防勝於治療,養成良好習慣遠比事後補救更重要!有任何牙齒問題,歡迎通過維港口腔官方網站或電話:+852 69326599;+86 13266962280,提前預約,可獲得免費牙齒檢查和專業咨詢哦~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