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齲補牙時,醫師常會在牙洞底部墊一層保護材料(如氫氧化鈣或玻璃離子),目的是隔絕外界刺激、促進牙本質修復。然而,臨床數據顯示,深齲補牙墊底的失敗率高達10%-30%,維港口腔話您知,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:
深齲患者常無明顯自發痛,但可能已存在慢性牙髓炎或牙髓部分壞死。研究發現,磨牙遠中鄰面齲因視野受限,容易誤判洞底與牙髓的距離。若未透過溫度測試、電活力檢查及X光片綜合評估,直接墊底充填,可能導致術後牙髓炎急性發作。
不同材料的力學性能差異會影響補牙效果。例如,玻璃離子的彈性模量與牙本質接近,但強度較低;氫氧化鈣雖能促進修復性牙本質形成,卻缺乏足夠支撐力。若墊底厚度不足(<0.5mm)或過厚(>1.0mm),可能導致應力集中,引發充填體折斷或牙體劈裂。
1. 消毒不徹底:腐質未去淨或窩洞消毒不當,殘留細菌可能透過牙本質小管感染牙髓。
2. 邊緣不密合:充填材料與洞壁間的微渗漏會導致細菌侵入,引發繼發齲。
3. 咬合干擾:充填後未調整咬合,過大咬合力可能造成墊底材料變形或脫落。
1.口腔衛生差:菌斑堆積會加速充填體邊緣腐蝕。
2.牙齒結構問題:磨牙髓室角較高,深齲時牙髓易受波及。
3.年齡與性別:女性及年長患者因牙髓修復能力較弱,治療失敗風險更高。
維港口腔建議,深齲補牙前應透過專業檢查確認牙髓狀態,選擇合適材料並嚴格遵循操作規範。術後需避免咬硬物,定期複查,若出現持續疼痛應盡快就醫。早期治療與專業操作是降低失敗率的關鍵。
推薦閱讀: